一、什么是让人“谈之色变”的CDS?
CDS是金融专业名词Credit Default Swap的首字母缩写,翻译成汉语叫“信用违约互换”。
信用?违约?互换?三个词都认识,合在一起就懵了。
其实Swap这个词,是“交换、转移”的意思,如果整体翻译成“信用违约转移”,就通顺多了,意思就是可以把信用违约的风险转移的工具。
举个例子:
小巴借了10万给朋友A,5%利息,一年到期还本息10.5万。但借钱总是有风险存在的,小巴心里不放心。有家银行查了A的档案,资质不错啊,还款能力有保障,于是说,来,我俩签一份协议,你给我1000块钱,如果A不能按时还上钱,我帮他还,你就不用担心了;如果他还上了,这1000块就当买个定心丸,我赚点辛苦费。
这很像一份保单对不对?
在这个案例里,借钱就是一个信用事件,不按时还就是一种违约行为,CDS就是把这种潜在的违约风险转移,当时也是需要花一点点小钱。凡是在规定内的信用事件,都可以拿来“投保”。
注:此次发布的《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引》: “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交易时确定的信用事件范围至少应包括支付违约、破产,可纳入债务加速到期、债务潜在加速到期以及债务重组等其他信用事件。”
二、为什么有人能用CDS赚几十亿美元?
CDS和保险虽然很像,但也有关键性的区别,CDS“保单”的投保人不一定是自己或者亲朋好友,不相关的人也可以购买、持有,受益人就是持有人,而且CDS产品本身还可以交易。
因为这种公共性,CDS往往就被当成了变相的做空工具,如果你从某些蛛丝马迹发现某项债务就要违约了,就可以大量买进给这些债务做保险的“保单”——CDS。如果“不幸”被你言中,违约事件发生了——当然这个不幸是针对这个债务方和债权方而言,对你则是非常幸运——你就发财了,赔付金额往往相当可观。
用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比喻,借助CDS来做空有点像你看邻居买了辆车,你觉得他的驾车水平不好,于是给他买了车险保单,受益人写自己,而且一买就是100份、200份,如果他如你所料撞车了,你想你会有多少理赔金?
电影《大空头》里,克里斯蒂安·贝尔饰演的独眼投资人巴里,现实中的投资人约翰·保尔森,他们都是依靠CDS这种工具的违约赔付金,在金融危机中大出风头、赚了几十亿美元的。
金融危机之前,保尔森在华尔街还名不见经传,基金规模也不大,只有10亿美元左右,他买了保障额度大约在120亿美元的CDS产品,而一年的“保费”成本则只有不到1亿美元,最终他的基金赚得流油。
前几年欧债危机,希腊违约这个事件也被很多人拿来赌,结果很多卖CDS的欧洲银行都面临很大的赔付风险,现在摇摇欲坠的德意志银行正是其中之一。
三、07年的CDS是末世疯狂和最终陨落?
其实最早的CDS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来了,其起源有两种说法,一说1994年JP摩根首创,一说1993年日本信孚银行首创。
JP摩根在为石油巨头Exxon的贷款中想出这一招。当时Exxon因为原油泄漏被罚50亿美元,JP摩根给了它48亿专项贷款。按规定,银行每贷出去100美元,就要保留8美元的准备金,为了这笔贷款,JP摩根银行需要将额外的3.84亿美元放在保险箱里不能动,这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浪费,因为Exxon财务状况其实非常好,完全不需要担心。
于是他们转手做了一个CDS的1.0版本,付点钱让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来承保,这3.84亿美元准备金也就不用留了,能贷款出去收利息。最后Exxon也如约还款,大欢喜结局,三方共赢。
而日本信孚银行,它的初衷和我们前面说的各个机构比较像,就是担心它给日本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收不回来,做了CDS来将违约风险转移。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CDS就开始成规模地出现,1996年的总额大约在400亿美元。
1997年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,不少美国对冲基金掉到坑里去了,这一下在管理风险上很有一套的工具CDS就进入他们法眼了,整个市场两年内扩大了近8倍,达到3500亿美金。
之后几年,市场连续出现了各种黑天鹅,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、2001年安然公司倒闭、阿根廷债务危机等,CDS总存量在2001年底达到了9190亿美金。
到了这个时候,基本上CDS进化到了2.0版本,已经很完善了,但就整个CDS市场而言,还并没有什么系统性的风险。
之后的五六年时间,才是真正的野蛮增长时期,每年CDS总量都保持着100%以上的增速,市场疯狂了。
▷2003年,3.5万亿美元;
▷2005年,17.4万亿美元;
▷2007年,到达顶峰62.2万亿美元,这一数额比全世界当年的GDP总额以及纽交所所有证券市值总额都要高。
是什么让CDS在数年之内以一种无人可以控制的状态狂飙突进?原因只有一个:卖CDS太赚钱了,太多人眼红了,不仅拼命跟进,而且还给它来了个再“创新”。中间的过程非常复杂,简而言之就是投行承保了CDS业务,再把这个承保的业务托保给另外的机构。
注:具体多重结构化的CDS原理,考虑篇幅,本文不细述,请检索《江南愤青:CDS究竟是个什么鬼?它直接导致了次贷危机?》一文参考。关于结构化的原理,请回复“资产证券化”阅读相关文章。
华尔街的几大投行、美国的几个大型保险集团,都是其中的主力,做一手承包商、二手承包商,还做交易商,其中AIG、雷曼兄弟就是二手承包商的主力,分别5000亿美元和4000亿美元的额度。最后他们也死在了这东西上,AIG还有美国政府救,雷曼就已经彻底魂消瓦解了。
从表面上看,结构化之后的CDS产品(称为合成CDO)风险非常低。那几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很红火,CDS最初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的房贷很少出现违约,所以这些出售各类CDS的机构几乎是坐地收取巨额保费,堪称空手套白狼的高端玩家(Unfunded Investor)。
注:2000年后,银行贷款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买房,但鉴于当时房价一直在涨,没有出现大问题,因为房价涨了,可以抵押房子贷出更多钱来还前面的房贷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放纵这匹野马。
第一,评级机构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,为这些结构化金融衍生品中的很大一部分提供了AAA评级,这可是美国国债的风险级别,在这样的评级之下,难怪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趋之若鹜。
理查德·比特纳在《贪婪、欺诈和无知》里这样形容次级贷和CDS的评级问题:“如果说次级贷款公司用鸡屎做了一盘鸡肉沙拉,而评级机构则是把鸡肉沙拉再当成法国小牛排卖出去”。
第二,CDS是没有“爹”的金融产品。美国金融体系,有两个重要的监管机构,证监会(SEC)和商品期货委员会(CFTC)。2007年之前,根据美国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,CDS既不属于证券,也不属于期货,所以既不归前者管,也不归后者管。
听着有没有一点像前两年的P2P,不归央行管、不归银监会管、也不归证监管,不归中央管、也不归地方管,一样“三不管”,一样野蛮生长,一样在事发之前没有人真正看得懂。
一个利润丰厚、没人监管、同时评级还特别好、看上去没有什么风险的业务,你说它咋能不上天?CDS就是这样在2007年超越全世界的GDP总额。
这些CDS产品让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串联起来,不是承保,就是二手再承保,手里都握了不少CDS。当这些保单的保障对象——一笔笔债务(其中次级房贷是主要的)出现问题后,CDS就像赤壁里的铁索连环一样,让所有承担了担保作用的人都掉入万丈深渊——几乎所有人。
这个体系本身又不在监管内,根本没有人知道,到底有多少资产受到了影响,恐慌随即而知,加剧了崩溃的速度。
四、中国推出了CDS会怎样?
以上,我们一直把CDS比喻为一种保险。但保险,从源头上是以集大多数人的小概率风险来弥补一小部分的实际不幸,而在金融危机里CDS已经远远脱离这个范畴。
它本就出现在一个全球贸易失衡的体系中,美国指责中国低价、补贴、抢工作岗位,中国指责美国过度消费、透支未来,长期的货币宽松则让过剩的流动性一直在寻找投机性的标的。
有人说CDS就是中国房价的催命符,将导致中国房地产上演下一部《大空头》。看了上面的这些文字,你觉得会是这样吗?又该是在多久之后?
在所有的经济运行系统里,债务位于最核心的位置,所有的资产危机,最后归结到债务问题上,而导致经济危机的,也会是债务危机。
至于房价的催命符,与其担心它让房价跌,你不如担心,它在跌之前,会涨到让你看不懂。毕竟,CDS更像是一道看似美好的“保命符”,让执手之人自以为安全地放纵扩张。
中国推出CDS的原因,很简单,就是因为违约事件在增多,CDS本身作为一种转移风险的产品,对于“打破刚兑”、释放风险是有帮助的。但是正如前文所说,它的监管、它的原材料、它的评级、它的结构设计、它的信息透明度等等,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,金融体系,最关键的始终是其风控。
美国的前车之鉴,正是在这里,每一个环节在自己局部的视野里都不成问题,而正是这些不成问题的局部,如铁索连环在一起,在07年一把火烧掉了全部,就像那首英国的民谣:
失了一颗铁钉,
丢了一只马蹄铁;
丢了一只马蹄铁,
折了一匹战马;
折了一匹战马,
损了一位国王;
损了一位国王,
输了一场战争;
输了一场战争,
亡了一个帝国。
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蚂蚁精神 再度启航
奋斗百年路,启航新征程 —— 庆七一 . 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
匠心臻品 欢迎回家
2020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度经营计划会议
2019年优秀员工及优秀团队颁奖典礼暨2020年春节年会
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2020年度工作动员大会
海晏河清 普天同庆 --庆祝祖国七十华诞
石棉县红十字会及县教育局组织盛德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